[腕表之家 腕表品鑒]雖然雪山傲翼(Alpine Eagle)系列問世時間不長,但憑借設計和材質(zhì)方面的優(yōu)勢,在豪華運動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。發(fā)展至今,雪山傲翼已不局限于基礎大三針,系列囊括了計時、陀飛輪等復雜功能。正如今年最新發(fā)布的這枚18K玫瑰金計時表。(型號:295393-5002)
腕表實拍:
蕭邦雪山傲翼系列誕生于2019年。彼時的市場用“神仙打架”來形容也不為過。這年百達翡麗鸚鵡螺熱度驟然攀升,在豪華運動表領域擁有絕對的統(tǒng)治地位。同樣是在2019年,愛彼皇家橡樹完成了產(chǎn)品迭代,以更出眾的機芯性能,成為鸚鵡螺的有力競爭者。面對如此局面,眾多奢華級品牌也不甘示弱,相繼進軍豪華運動表領域,其中就包括蕭邦。
提起蕭邦,不少玩家可能都聽說過“女戴蕭邦、男戴伯爵”這么一句話。這既是對蕭邦女表的肯定,同時也透露著以往蕭邦男款腕表選擇面過窄的無奈。2019年以前,快樂鉆石(Happy Diamonds)在蕭邦腕表的產(chǎn)品線中有著絕對統(tǒng)治力;而對于男表,僅有經(jīng)典(正裝)風格的L.U.C和賽車(運動)風格的MILLE MIGLIA兩大系列。品牌似乎缺乏一款,能夠引起廣泛關注的男表作品——直至雪山傲翼的推出,才扭轉了這一局面。
雪山傲翼系列由品牌時任聯(lián)合總裁兼創(chuàng)意總監(jiān)卡羅琳·舍費爾(Caroline Scheufele)親自操刀設計。部分外觀承襲自上世紀80年代蕭邦的經(jīng)典腕表圣莫里茨(St. Moritz)系列,如一體式鏈帶、大面積的垂直拉絲、以及表圈上的8顆裝飾性螺絲,均與歷史作品一脈相承。不過,雪山傲翼絕非圣莫里茨的現(xiàn)代復刻之作。參考歷史款設計精髓的同時,又對大量細節(jié)進行了重新構造,使之更符合現(xiàn)代審美。
本作的重構首先體現(xiàn)于盤面:近看之下,表盤呈現(xiàn)類太陽紋理,擁有一定的立體質(zhì)感。根據(jù)品牌說法,灰色源自阿爾卑斯山上的巖石,而紋理則取自鷹眼的虹膜。其實如果僅官方中文名來看,似乎有些難以理解作品的寓意,而換種說法,直譯“阿爾卑斯山鷹”一切就更淺顯易懂了。
材質(zhì)亦是雪山傲翼的獨特之處。作為傳統(tǒng)珠寶品牌,蕭邦腕表所使用的貴金屬,均出自自營鑄造廠,品牌得以掌控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,制造全程符合其倡導的“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”理念。
可以看到,腕表的主體部分使用大面積垂直拉絲打磨;8顆裝飾性一字螺絲、表圈邊緣、表帶倒角進行了拋光處理。兩種工藝結合下,凸顯了18K金材質(zhì)的豪華感。
另一方面,對于精鋼表殼的雪山傲翼,品牌使用一種名為Lucent Steel A223的鋼材(簡稱A223)。這種合金由蕭邦與奧地利鋼鐵冶煉企業(yè)奧鋼聯(lián)(Voestalpine B?hler)共同研發(fā),名稱取自材質(zhì)的維氏硬度值。A223擁有比常規(guī)316L鋼高的硬度及耐磨性能,并且還有著親膚低過敏性、光澤度更強的特點。與勞力士的“蠔式鋼”(904L)類似,雪山傲翼系列通過打造專屬材質(zhì),形成了競爭差異。
雪山傲翼計時表使用44mm表徑,其尺寸比基礎功能款略大。本作的計時開啟/復位鍵設計成了方形樣式,與表殼融為一體。盤面遵循計時表的經(jīng)典布局,左右側分別為12小時計時、30分鐘計時顯示盤;小秒盤位于6點鐘方向。一個用心的細節(jié)是,設計者在計時秒針及累計計時盤的指針前端加入紅色,便于玩家更好地理解它們之間的傳遞關系。
表盤外側環(huán)繞的測速圈,可測量最低60km/h至最高400km/h(理論值)的時速,其中100、160和240刻度使用紅色標示。轉速表分為四個速率階段,以不同速度值(5、10、20或40km/h)劃分刻度。該裝置可讀取平均速度測量值,突顯出表盤的動態(tài)美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