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提到GP芝柏表,多數(shù)了解品牌的人一定會想起Laureato桂冠系列——不得不說,這些年桂冠的地位算是站穩(wěn)了些。
我戴的是桂冠系列計時表,大家很愛的“熊貓盤”,日常不出錯的選擇
但僅僅知道桂冠,顯然還不夠。
今天,GP芝柏表重磅發(fā)布了一塊長相有點“奇特”的手表,看起來似乎和桂冠沒啥關(guān)系(實際還是有的),色彩又十分醒目。
長得雖說不太常見,但它其實是品牌的“老人家”了!
因為這塊表可以理解為,GP芝柏表對自己六七十年代作品的復刻。
不過今天發(fā)布的新表,是和Bamford Watch Department(比較有名的改裝表公司,市面上一些非官方出售的炫酷表款,不少是它們的作品)合作的,而且在外觀設(shè)計和機芯上都做了調(diào)整。
它的表殼尺寸是40X38毫米,厚度13.91毫米,防水200米
說到Deep Diver潛水表的原型是GP芝柏表在1969年推出的,被表迷們昵稱為Ref.9108。
在這制表業(yè)的黃金年代,出現(xiàn)什么形狀的手表似乎都不奇怪——這個時期除了前衛(wèi)造型、材料創(chuàng)新外,也是當代審美蓬勃發(fā)展的時期。
而Deep Diver潛水表誕生時最大的特點就是枕形表殼搭配多邊形刻面表圈——也寓意著品牌早期在表圈和表殼設(shè)計上的大膽探索。
這就是1969年誕生的Deep Diver腕表,首次搭載著名的Gyromatic高頻機芯
是不是感覺像,又有點不太像?
其實歷史上這款表出過兩代,其中第二代是1971年推出的,它的表盤更簡潔,顏色也更有活力——1971年的版本是今天這塊新表的原型表。
這就是1971年的原型表(左)和新款Deep Diver腕表(右)
我正好也拿到了古董表實物,便于新舊款對比——下圖左邊這塊就是1971年版本的綠色表盤(一共出過3個盤面,不同色彩)。
這是最直觀的對比了吧
新款Deep Diver潛水表是藍、橙、白三個色調(diào)的融合,配合藍色的夜光。相比歷史款的精鋼材質(zhì),新表用的是輕量化五級鈦,戴上還是很輕便的。
說到鈦金屬,這些年GP芝柏表但凡設(shè)計重要表款,都會傾向于選擇鈦金屬,據(jù)說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蠻巧合——鈦金屬被發(fā)現(xiàn)的年份1791年正好是GP芝柏表的創(chuàng)立年份。
它的logo也很特別,是不是很有年代感?
而2點和4點位的兩個表冠也保留了歷史款的設(shè)計特色。
其實說到潛水表,大家對于“圓表殼加旋轉(zhuǎn)外表圈”的配置習以為常。但Deep Diver就不一樣,它是通過2點位的表冠來控制旋轉(zhuǎn)內(nèi)表圈——而且表圈都是旋入式的,一般不會出現(xiàn)誤碰到內(nèi)表圈的情況,安全性更強。
當然,很多人戴潛水表并不會真的去潛水,但一塊表最核心的功能,可不能沒有。
它的方便之處還在于更換表帶,快拆系統(tǒng)真的幾秒就完工——除橙色橡膠表帶外,還有一條藍色表帶,同樣呼應表盤色系,但戴上感覺又像換了塊新表。
換表帶搭配衣服,是現(xiàn)在新表想要勝出的必備條件啊
最后來看機芯,它搭載的是GP03300型機芯——完全由GP芝柏表拉紹德封制表廠自主打造的機芯。這款自動上鏈機芯厚度僅3.36毫米,至少有46小時的動力儲存。
表背是藍色金屬化藍寶石水晶玻璃,機芯若隱若現(xiàn)的感覺,而三叉戟徽章是對羅馬海神尼普頓 (Neptune) 的致敬
我們對比一下歷史款和新款表背。
新表可隱約感受到機芯構(gòu)造(左圖),但歷史款的表背完全看不到(右圖)
其實對GP芝柏表來說,歷史寶藏固然豐富,但復刻也不是照搬,無論從外觀到機芯,都會做革新,符合我們這些現(xiàn)代消費者的審美和需求。
作為一塊異形表,它的實物上手感覺非常貼合,而且鈦金屬材質(zhì)不會給手腕帶來過多壓力,適合日常長時間戴著。
來一個端莊的展示圖吧,為了表現(xiàn)兩條表帶的區(qū)別,我特意選了黑色外套
這塊表的中國定價為124000元,全球限量350枚。
其實剛剛提到,Deep Diver腕表的問世當年,給GP芝柏表帶來一枚十四邊形切面表圈的手表,這其實也給后來Laureato桂冠系列的八邊形表圈帶來了靈感。
所以,一切都是有跡可循,在時間中傳承。
話說我剛拿到Laureato桂冠系列計時碼表阿斯頓 ·馬丁限量款,就被告知已售罄
我本不打算延伸過多桂冠系列,只是想從兩個系列的設(shè)計中,找到歷史上的連結(jié)點,但后來實在因為這塊表的表盤色彩把我迷住了——不同角度看,有時候呈現(xiàn)綠色,有時候是黃色。
表盤以汽車漆打造,表盤光彩像彩虹一樣,照片只能留下它某一刻的樣子,動態(tài)看更接近實物
一個桂冠系列,已經(jīng)能給GP芝柏表帶來太多變化設(shè)計的可能,同時也擁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基礎(chǔ)。與此同時,還有另一條路要走——打造一個限量的“Legacy Editions傳承系列”。
也就是說,品牌會不定期從歷史上的特色款中尋找靈感,重新打造發(fā)售,Deep Diver腕表之前已經(jīng)有成功案例了。
它就是可玩性很強的潮酷卡司 (Casquette 2.0)——同樣來自70年代創(chuàng)意的石英表,搭配管狀LED顯示和流線型表殼。
它的成功,也讓GP芝柏表堅定地豐富這個需要時間積累的新系列。而今天的Deep Diver腕表就是第二塊閃亮出場的選手。
好不容易把新表和歷史款湊到一塊,不合影實在有點可惜
從這幾年的制表業(yè)來看,品牌們似乎非常熱衷于從六七十年代這個黃金期尋找設(shè)計靈感——“奇形怪狀”背后是無限創(chuàng)意和大膽探索。
但更根本的原因還在于,曾經(jīng)那個時代,手表真的是極少數(shù)人才擁有。從銷售數(shù)量而言,遠不及今天。既然逐漸面向大眾,產(chǎn)品自然會更偏向于實用和百搭。
但GP芝柏表不同之處在于,它如今依然是一個產(chǎn)量極有限的“獨立制表品牌”,定位高端,它更需要符合小部分進階消費者的需求——表買太多了,能吸引他們的不是百搭,而是亮眼和個性。
這也是一塊“枕形潛水表”在這個看似不太熱門的時機出現(xiàn)的原因。因為小眾高端從不追大眾熱門,它早就走在流行之前。